po18文学

最近阅读  |   我的收藏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北宋穿越指南 第22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只能这样了。”朱国祥说。

朱铭突然挤眉弄眼,朝沈有容那边努努嘴:“还有一个法子,朱院长你牺牲色相,直接把沈娘子给娶了。咱也不要她家的田产,只是把地开辟成试验田,这比找白家买地简单得多。”

朱国祥没好气道:“你别乱说,流言蜚语还没完全摁下去,我娶沈娘子不就把谣言给坐实了?”

朱铭道:“管他什么谣言,你觉得我们两个,会一辈子窝在山沟里?等咱们发达了,村民只会羡慕沈娘子,说她命好嫁了个如意郎君。”

朱国祥没有再说话,居然认真考虑起此事。

朱铭哈哈笑道:“朱院长,你原来真有贼心啊!”

“滚蛋!”

朱国祥终于发现自己被儿子给涮了。

众人吃过早饭,朱国祥去教孩子学《三字经》。

见婆媳俩拿出几个竹篓清洗晾晒,朱铭忍不住问:“这些竹篓是拿来干嘛的?”

严大婆解释道:“快到雨水了,雨水前后几天,要抢时候采茶叶。山上的茶户人手不够,山下的村邻也得去帮忙。”

“给工钱不?”朱铭问。

严大婆说:“给钱,还管饭。手脚利索的,一天能赚二三十文。手粗脚笨的,一天也有十文八文。”

对于山里的农民而言,这种赚钱机会还真不多。

如果每天的工钱有三十文,就能买到七八斤米,而且是价钱最贵的大白米。

换成糙米和杂粮,那得是多少天的口粮啊!

第22章 钓鱼佬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娘,俺背完了。”

食毕餐饭,白祺开始背诵昨天学的句子。

这种普通典故,沈有容自己就能教,用不着朱铭和朱国祥费心。

沈有容问:“可还记得是甚意思?”

白祺仔细思索道:“孔融四岁就会让梨给兄长,要孝敬长辈、友爱兄弟……”

沈有容高兴道:“很好,娘今天教你后面几句。”

却见朱国祥提着粪桶,粪桶里装着干鸡粪,冲朱铭喊道:“过来帮忙!”

“干啥?”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去灶膛里弄些草木灰来。”

朱铭疑惑道:“朱院长,你又要闹哪出?”

“玉米播种。”朱国祥道。

“咱们连地都没有,到哪里播种去?”朱铭横竖想不明白。

朱国祥说:“院子里种……别废话,快去弄草木灰过来!”

朱铭在厨房寻了个木盆,用火钳刨出灶膛灰,足足装了小半盆,慢悠悠端着回到院中。

却见已经去了茅房的屋檐下,正在用铲子混合搅拌着什么。

“草木灰来了。”朱铭说。

“放那儿吧。”朱国祥继续挥舞铲子。

鸡粪、蚕沙、秸秆、杂草、落叶,甚至不知从哪里搞来些泥炭。

草木灰很快也倒进去,继续反复搅拌着。

朱铭终于看懂了:“这是在堆肥?”

朱国祥说:“就快到春玉米播种的季节,先堆积发酵出营养土,再用营养土搓成泥球,将玉米插播在营养球当中。这样播出的玉米苗长得壮,等我们弄到了土地,正好把玉米苗移栽过去。”

“这就搞完了?”朱铭指着肥土堆。

“你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咋什么农活都不会干?”朱国祥鄙视道。

朱铭嘿嘿笑道:“我在农村的时候,爷爷奶奶都不让我干活,整天忙着上山抓鸟、下河游泳。”

他们劳动的时候,严大婆跑来瞅了两眼,能看出父子俩在堆肥,却不知肥土要用来干啥。

严大婆也不多问,任由他们瞎折腾。

好不容易忙活完毕,又见朱国祥扛着两根鱼竿出来:“一天到晚无聊得很,走,到河边钓鱼去!”

“没兴趣。”朱铭可不是钓鱼佬。

“随你。”朱国祥拎把锄头去挖蚯蚓。

留在这里也无聊透顶,朱铭接过一根鱼竿,好奇道:“你从哪儿弄来的鱼钩?”

朱国祥说:“找沈娘子要的缝衣针,烧红敲弯就是鱼钩。”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