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最近阅读  |   我的收藏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北宋穿越指南 第175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 继小摊贩之后,越来越多的百姓,烧水做饭也使用蜂窝煤,因为可以实打实的节省开支。

就连朱铭抄的那首煤炭诗,也都传播甚广,朱九首变成了朱十首。

朱铭偶尔骑马溜达,见城内几家茶馆门口,清一色摆着蜂窝煤炉。只需提前把团茶研磨成粉,随时可提着炉上的炊壶去点茶。

这种景象,让朱铭颇为高兴,他改变了东京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

“百姓日用即为道!”

又是一个节假日,陈渊在院子里讲学:“这探花炉和探花煤,便是化道为用之体现。柴禾想要燃烧,须有生气流通,打铁用的风箱,便是将生气灌入炉中。探花煤的孔道,是为了通气。探花炉的盖子,也是以气控火……有此一物,可为百姓节省钱财。汝等多多研究这类物事,必能为百姓节省无数!”

朱铭坐在旁边听着,还没法去纠正错误,因为不知该怎么介绍氧气概念。

陈渊认为,那是一种“生气”。

空气流通,便是生气,可以点火助燃。

不流通则为死气,是无法燃烧的。比如用盖子罩住蜡烛,蜡烛便会熄灭,这是因为气流隔绝,生气变成了死气。

风太大吹灭火焰,则是生气过猛,火焰承受不住。

人呼吸存活,也是靠生气。

嗯……非常朴素的认知,跟西方的燃素概念差不多。

“砰砰砰砰!”

大门突然敲响,而且敲得很急。

闵子顺的家仆去开门,侯宣站在门外,还跟着郑胖子和郑元仪一行。

“大郎,朱相公进京了!”郑泓喊道。

朱铭连忙冲出去:“在何处?”

郑泓说道:“在东华门外,朱相公让俺们先来寻你。正好这位侯兄弟在看热闹,侯兄弟热情得很,便把俺们带来这里了。”

第170章 就是欺负人

朱铭正待询问更多信息,郑胖子身后站出个少年,掏出书信递来:“村长。”

一听这称呼,就知道是大明村之人。

朱铭拆信阅读,表情立即变得严肃。

这封信,一半是汉字,一半是拼音。

正常内容用汉字书写,拼音部分当然是为了保密。

大致情况,朱国祥都写明白了,让朱铭慢慢等着,不要去皇宫里找他。主要是在信里统一口风,别被问起时露馅。

另外,还介绍了大明村的情况,说县里的张主簿已经搞定。

若有什么疑惑,可以问送信的少年。

朱铭把郑泓、侯宣等人,请进院中听陈渊讲学,自己则带着少年前往书房。

送信少年叫梁异,这名字还是朱国祥亲自起的。此人属于山中逃户,父母双亡,跟着舅舅投奔大明村。

由于聪明伶俐,梁异被朱国祥选为亲随,平时还跟着一起吃饭,已经有点义子的味道。

把房门关上,确定外面无人,朱铭问道:“我爹真没危险?”

梁异说道:“那些阉人和禁军,已经收拾服帖了。相公让大郎等着便是,千万不要去见官家,多一个人进宫,就可能多一分变数。”

“郑家兄妹怎跟来了?”朱铭又问。

梁异说道:“不晓得,说是来东京探亲。”

朱铭再问起一路上的情况,梁异都仔细回答。说话时条理清晰,还带着自己的观察理解,其聪慧程度明显超过白胜。

难怪大明村那么多人,唯独这少年被朱国祥看中。

朱铭问道:“你多大了?”

梁异回答说:“十六岁。”

“已学会几个字?”朱铭又问。

梁异说道:“这一路上都在学,已认得四五百字。但有些字只能认,写时却忘了笔画。加减乘除,俺也学会了一些。”

跟梁异谈论一番,朱铭说道:“去把郑小官人请来。”

梁异立即离开房间,很快把郑胖子带至。

郑泓关上房门,笑着抱拳:“大郎,好久不见。”

朱铭没好气道:“说吧,东京城里怎又多了个郑家亲戚。”

郑胖子说:“大郎不就是俺家亲戚?”

“幼娘来作甚?”朱铭问道。

郑胖子说:“俺家妹子犯了相思病,自从大郎离开之后,日夜想念,茶饭不思。家中长辈见她可怜,便让俺送来东京与大郎相会。”

朱铭沉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