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最近阅读  |   我的收藏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分卷阅读46(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真地,都有些过于敏锐了。 姬檀话越来越少,生怕顾熹之又从中发现了什么端倪,前后对应不起来的情况。 饭桌上除了姬檀担心,沈玉兰比他更加胆战心惊,且沈玉兰没有姬檀这么好的定力和应变能力,只好急急忙打断儿子:“好了,吃你的饭,莫再问太子殿下了。对待明主,不要总想着探听人家的事情,教人知道了要不高兴的。” “是,母亲。” 顾熹之对沈玉兰倒很孝顺,沈玉兰发话,他便不再说话了,只安静吃饭。 一顿饭在这几番来回中也差不多结束了,姬檀吃得不多,没一会儿就放下筷子,沈玉兰一直有在关注他,见他不吃了,登时道让他把碗筷放着就好,不用收拾。 姬檀也没想收拾,温柔莞尔地告辞了两人,便先回房去了。 顾熹之亦用完了晚膳,回去书房。 沈玉兰看着亲生儿子径直离开的背影,眸中不由一片黯然,叹息一声失落地开始收拾碗筷。 今夜有侍女侍奉,姬檀回房时床铺已铺好,昨日他随手堆叠的衣服也被整整齐齐收挂起来,屋内点上了他在东宫偶尔使用的安神香,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这回不会再引起顾熹之的怀疑了,姬檀满意地倚到软榻上,惯例在就寝前先看半个时辰的政治策论。 屋内暗香浮动,烛光疏影,一片幽然静谧。 袅袅檀香自案桌上的小香炉中蔓延溢出,沁了顾熹之满鼻。 他原是不想使用这檀香的,毕竟拢共就只有这一小盒,只打算揭开闻闻,可一打开就收不住了,一闻到这个味道便喜欢得紧,忍不住舀了一小勺出来,放在案几上的小香炉里点上。 不舍得用在整间屋子里,只用在这一方天地。 闻过之后,瞬间灵台都清明了。 顾熹之想到,自成婚之后他就再也没见过太子殿下,也不知殿下是否一切安好。 于情于理,他都应该亲自前往东宫谢恩的。 九天之上的明月,不求拥有,但求有一席之地仰望。 顾熹之提笔书写呈给太子殿下的请安折子。 正当这时,房门被人敲响了,顾熹之头也不抬地道:“请进。” 来人是沈玉兰。 沈玉兰端着一盅晚上没怎么喝的羹汤过来给顾熹之,放在他的案桌空位处,道:“儿啊,母亲有些事想问一问你。” 顾熹之收起折子,道:“母亲请说。” 沈玉兰便在他对面坐下了,满面踟蹰、语重心长地担忧道:“你和琳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喜欢他吗?” 顾熹之蹙眉,道:“母亲怎么想起来问这个,我对他确实谈不上喜欢,只是迫于一些不得已的理由成婚,具体的儿子也不知从何解释,总之,母亲就当家里多个人口吃饭就行,旁的不必多想。” 闻言,沈玉兰微微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顾熹之不由疑惑看她。 沈玉兰微笑着解释道:“母亲还是希望你能像寻常人一般娶妻生子,娶男妻,终究是不像话。本来担心你们二人,见你们分房而居就放心了。” 顾熹之刚刚浮起的疑窦随着沈玉兰一番话落下,并就这件事再次正色道: “母亲,儿子不会再娶。” 沈玉兰甫一放下的心又紧紧提了起来,眉梢紧蹙:“难道,你还是喜欢琳琅?!” 顾熹之摇头:“儿子不喜欢他。” “那你缘何不愿娶妻?听母亲话,不论你有什么迫不得已的理由,等这个风头过了,理由放下,你就与琳琅和离了罢,从此桥归桥路归路,好不好?” 顾熹之没有答话,与琳琅和不和离且日后再说,但娶妻是绝无可能的,他此生都不会再娶他人。 沈玉兰见他这般倔强模样,心中隐生猜测,小心翼翼试探儿子:“……你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 顾熹之手指顿紧,旋即重又放松开来,毫不避讳地承认了:“是。” “不是琳琅?” “不是。儿子从未喜欢过他。” “那就好。”沈玉兰再三确认,终于放下心了。只要养子喜欢的不是自己儿子就好,哪怕过个三年五载他还是改不了龙阳,届时便是再娶一个男妻回来沈玉兰也认了。 “既然不喜欢人家,就规规矩矩保持距离,莫要教人误会,凭白误了自己和旁人。”知道儿子另有倾慕之人,沈玉兰就不着急了,谆谆教诲儿子。 “母亲放心,儿子自有分寸,绝不会逾矩。”顾熹之断然道。 “好,母亲信你。”沈玉兰眉眼温和弯起。 心中大石放下,沈玉兰耐心耳提面命地叮嘱儿子:“即使你不喜欢琳琅,把人娶回家了也要好生待着,莫欺负了人家,教别人戳你的脊梁骨闲话,落下话柄口实。” “儿子明白。”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会护琳琅周全,但也仅此而已。 “那便好。时候不早了,母亲不打扰你忙,记得把汤喝了,早些歇息罢。” “是,多谢母亲。” 顾熹之看着沈玉兰出门,将房门阖上,被中断的思绪重新回到写给太子殿下的请安折子上,顾熹之决定明日一早便去拜见东宫。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翌日大朝会上,皇帝给翰林院安排了许多政务,顾熹之实在抽不开身离开。 临近盛夏,皇帝对种桑养蚕、蚕丝再织成丝绸远销海外一策格外重视,恰逢东南沿海一带的河道漕运也都开通了,皇帝已提前派使者与海外番邦诸国进行友好交流,为之后的海上丝绸贸易铺路。 使者传回了不少海外之国的典籍书文,这些全部交由翰林院整理、重撰、编录。 是以,顾熹之莫说前往东宫,便是按时下值回家都是奢望。 每每回来,天都黑了。 姬檀亦是如此,他倒不用编纂番邦国家的史书典籍,但种桑养蚕缫丝一策自开年起便一直是太子一力负责经办,临到关键时刻,姬檀自然脱不开身,往常几日才收到的一封地方八百里加急文书如今已是一日一封。 姬檀几乎是前脚才处理完紧急政务,后脚就得往顾家赶,还要谨防被顾熹之发现。 东宫内务都是无代每天两头跑替他往返东宫和顾家,搬回来供他夜间再行处理。 饶是忙成了这样,姬檀也还没忘记自己换嫁的目的,掌控探花郎。 每晚都会抽出一刻钟的时间亲自为勤于政务的所谓丈夫送去羹汤,试图和他拉近关系。当然,羹汤是沈玉兰每天换着花样熬给他补身子的,姬檀从来不喝,全都送去给了顾熹之。 他以为,在香料事件后顾熹之对他的态度起码会有所好转。 实际上,并没有,姬檀还是失望了。 顾熹之就像一块顽石,不论他如何温柔小意、软硬兼施,那人通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