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妃脸色大惊,“苏丞相是疯了吗!竟然与西域勾结。”
紫云的两大威胁同时出动,攻打边关。
摄政王不但不能去北夷,还要立刻去西域抵御西域人。
几人脸色都很难看,好不容易有了转机,却被拦腰斩断。
偷得浮生半日闲,却被打破。
一群人连夜回了皇宫,整兵待发。
三个月后,西域暂时安定;摄政王留守边关。
可北夷之战,却是败了。
北夷首领要求紫云送和亲公主,否则就一路打上京都。
朝堂上,对于送谁去和亲这件事,产生了激烈的争吵。
苏丞相等人自然是要刘心慈去和亲,那张脸让他看的寝食难安。
站在皇上那边的人,则是选皇后所生的女儿去和亲。
僵持之下,刘心慈再次入朝。
“此次北夷之战,紫云大败。尔等不反思,却在这里因为一个和亲公主的事争论不休,不觉得愧疚吗?”
刘心慈穿着一身红衣,迈进金銮殿的那一刻,万丈光芒从她身后爆发,十分耀眼。
苏丞相最不愿意见到的人就是刘心慈。
这个人就像是专门来克他的一样,总是和他作对;自从她回到京都的这段时间里,每一天是顺心的。
“公主还真是身在宫外,耳听八方。”
“身为皇家人,总要为紫云着想。北夷之战,郑老将军受伤,本宫自然是要多关心的。”
苏丞相冷冷道,“既然是为紫云着想,公主就该和亲!”
“就是为了紫云着想,本宫才不能和亲。”
刘心慈看向苏丞相反驳,言辞犀利,句句紧逼,不给苏丞相说话的机会。
“紫云大败,被逼和亲,难道我们不该拿出诚意吗?
皇后的女儿,才是紫云最有诚意的和亲。”
苏丞相竭力反击,“公主身为先皇后的女儿,不是更有诚意?”
刘心慈冷笑,等的就是这句话。
“整个京都谁人不知五公主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酷爱读风土人情之类的书。
想来这样的人才是和亲的最佳人选,能机智的周旋,缓解北夷和紫云之间紧张的关系。”
苏丞相欲反击,她继续说道:“我才刚从民间回归两年有余,女则女训等,从未学过。
虽是带过兵,打过仗。
说得好听点,叫会武功;说的难听,就是粗俗鄙陋,只知道打打杀杀。”
苏丞相不屑道:“北夷首领一定会更爱公主这种人,毕竟有共同爱好。”
皇上厉声道,“丞相的意思是北夷之人粗俗不堪?还是说丞相意图破坏紫云和北夷的友好关系?”
苏丞相漫不经心道:“老臣惶恐,老臣不敢!”
怠慢之意,言于表。
“苏丞相!”
“皇上可是觉得老臣多余了?那老臣就告老还乡算了。”
装模作样的摘下乌纱帽,满不在意的扔在地上,拱了拱手,便要离开。
依附他的大臣跟着摘下乌纱帽,嚷嚷着要告老还乡。
如此逼迫,身为帝王,岂会甘心。
皇上冷冷的看着几个人演戏,越来越多的人要离开。
到了最后,朝中三分之二的人要离开。
皇上放在龙案下的拳头死死的握着,愤怒的眼睛里喷着火。
真是好得很,一个个都想逼死他。
“既然...”
现在还没到时候,刘心慈及时出声制止,“苏丞相可是忘了?当初本宫去边关打仗,女子之身待在全是男人的军营里。
这件事若是传出去,北夷首领会不会怪罪紫云,怀疑我是个不洁之人?”
当初皇后不是给她挖坑吗?
那她就用这个借口怼回去,看看这个丞相怎么说。
苏丞相忘了这茬,被刘心慈点破,脸被气成酱紫色。
“怎么,丞相说不出来了?”
苏丞相一甩袖,扭头生闷气。
刘心慈是一定要让太安公主享受一下寂灭者曾经受过的苦。
“可我有话说。
和亲公主这个人选,本就是皇家的事,和你们这些朝臣有什么关系?你们可以提出一个建议,而不是在这里因为这件事争吵。
难道不应该是皇上决定让谁去,谁就去吗!丞相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拦,干扰皇上的决定,是想造反吗?”
造反两个字,明显让苏丞相紧张不已。
故作慌张的跪下,哀道:“皇上,老臣冤枉!老臣忠心耿耿,绝对没有造反。”
“是吗?”
苏丞相看向刘心慈,那双摄人心魄的眼神,太可怕了。
紧接着幽灵般的声音敲击着他的心,“苏丞相可敢对天发誓,若是你密谋造反就天打五雷轰,九族尽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