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吊灯将无数光点倾泻而下,在大理石地面上流淌,又被女士曳地的长裙搅碎,散作满室浮动的星芒。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昂贵的味道——香槟的果香、雪茄的木质醇厚、高级香水的后调,以及一种更无形的东西:权力与资本交织的气息。 衣香鬓影只是一个注脚。 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流向大厅前方略微高出的平台。那里是权力的微缩图景。 虞思邪和夕桐在人群中格外惹眼。 男人穿着一丝不苟的深色西装,腕表在举杯时不经意地滑出袖口,折射出冷静的光芒,那光芒的价码足以支撑一个小家庭数年的开销。 而身边的夕桐就像是一场金色盛宴里流动的瑰宝。 丝绸、天鹅绒、缀满细碎水晶的薄纱,包裹着上帝精心雕琢的身形。 她的笑声更为清脆,像珍珠滚落银盘,但眼神同样锐利。 海城集团的总部虽然在W市,但是业务的范围非常广,除了避免和力和集团合作,和京市的一些老牌的公司都有过交集。 一些生意人对夕桐并不陌生。 但引起他们兴趣的不是夕桐今晚出现在这场一年一度的高端晚宴上,而是她和虞思邪挽在一起的手。 这是两人第一次正面合体出现在重要的场合。 难道前段时间的那段综艺是真的?不是夕总找虞总为了挽回声誉,演给大众看的一出戏? 话语在此地拥有多重释义。 一句“最近怎么样?”询问的可能是公司的股价;“真是个美好的夜晚”或许在暗示合作愉快;“我们得找个时间聊聊”则几乎等同于一笔潜在生意的邀约。这里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废话,每一个音节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平台上,虞夫人被几个打扮得雍容华贵的中年女人围住。 “怎么回事呀?思邪真的和W市那个野丫头在一起了?不是一直传你很讨厌她吗?” “是不是怀了?那出国生下来就好,不用这样做戏,和这样没有教养的人在一起,思邪得多难受。” “这姑娘估计八字不行,克父母,不能娶进家门。” 见虞夫人没反驳,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越来越多。 大家都理所应当地认为,虞母不会允许夕桐嫁进虞家,晚宴内的氛围瞬间变了调。 看向虞思邪和夕桐的目光从惊诧变成了调侃。 几个从自家夫人那里得知虞夫人不喜欢夕桐的老总来找她交谈,态度极其恶劣,上下打量的眼光就像是在看一件已经被遗弃的商品。 有甚者,直接将手伸向夕桐。 这些出格的行为自然都落空了,陪在夕桐身边的虞思邪就像是一堵大墙将所有的伤害挡了回去。 男人周遭的气场愈发低沉,就在他想带着夕桐离开时,慈善拍卖开始了。 “没事。” 丝毫没有把这些伤害放在心上的夕桐,挑了个不太打眼但又舒服的位置坐下。她还挺喜欢这场晚宴的会场布置,加上心情不错,想继续留下。 拍卖会一开始进行得非常正常,空气里漂浮着些许慵懒的富足感,直到那件翡翠项链的出现。 项链静静地躺在黑色丝绒上,玻璃展柜的灯光精准地打在它身上。那不是普通的绿,是极地冰川下沉睡了万年的幽绿,光泽浓烈得几乎要滴出水来。每一颗蛋面翡翠都饱满圆润,毫无瑕疵,用细密的钻石围镶着,众星捧月。它是来自某个没落皇室的旧藏,底价高得足以让场内大半人悄然息声。 竞价在几位藏家之间平稳攀升,数字优雅地滚动,像一场心照不宣的绅士游戏。 然后,她举了牌。 不是微微抬手,而是手腕平稳地扬起,指尖优雅地虚点。主持人的声音立刻捕捉到她:“虞夫人,出价有效。” 所有人的目光都微妙地偏移了。 虞夫人坐在最前排,穿着一身墨绿色丝绒长裙,头发挽得一丝不苟,耳垂上两颗不大的珍珠温润生光。 她脸上没什么表情,既无志在必得的锐利,也无炫耀财力的张扬,平静得像只是拍下一盆合眼缘的花。 有人加价。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再次举牌。幅度、姿态,与上一次分毫不差。 价格攀升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竞争对手是一位以收藏珠宝闻名的富豪太太,她再次举手,脸上已带了点较劲的意味,看向虞夫人的方向。 场内静极了,香槟杯停在唇边,无人交谈。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无声的、逐渐绷紧的弦。 虞夫人没有回头去看那位竞争者。 她只是微微侧过身,看向坐在角落的夕桐。 捕捉到夕桐眼里看珠宝的欣赏眼神,虞夫人极淡地笑了一下,那笑容里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宠爱。 她转回头,在主持人询问“还有没有出价”的尾音里,第三次举起了号牌。 她没有直接报出一个更惊人的数字,只是用那平稳的手势告诉全场:无论对方出多少,她都跟,并且碾压。 这是一种绝对的、沉默的霸气。 竞争对手放下了号牌,笑了笑,表示放弃。或许觉得不值,或许是被这种姿态所慑。 槌音落下。 “成交!恭喜虞夫人!” 短暂的寂静后,掌声响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热烈,掺杂着惊叹与窃窃私语。 虞夫人这才缓缓起身,仪态万方。 她并未第一时间去办理手续或查看那件天价珠宝,而是走向了夕桐。 聚光灯追随着她,全场目光也追随着她。 虞夫人走到夕桐身边,伸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声音不高,却足以让近处的人听清,语气温和却带着磐石般的重量: “这颜色很衬你。年轻人,就该有些亮眼的东西。” 第44章 还欠缺哪些关键指标? 那串天价翡翠落槌的声响,在昨夜的金色大厅里散去,却在第二日的贵族圈层里激起了更为汹涌的余波。 虞夫人那只平稳举起号牌的手,被无数人反复描摹、解读,最终汇聚成一个清晰无比、不容置疑的信号—— 虞家那位向来眼高于顶、严苛挑剔的夫人,对她这位舆论中心未来的“儿媳”,满意得不能再满意。 这并非空穴来风的臆测。 有目击者信誓旦旦地描述虞夫人是如何在落槌后,第一反应是走向坐在不起眼角落的夕桐,那眼神里的温和与不容错辨的维护,是做不了假的。 更有人复述了那句清晰的“这颜色很衬你。年轻人,就该有些亮眼的东西”,这话里的亲昵与纵容,几乎等同于一份公开的认证文书。 以往那些关于两人不睦、夕桐出身不明的窃窃私语,在这价值连城的“认证”面前,顷刻间烟消云散。 茶会、私宴、马场休息室,所有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