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烈士的家属,他们家本来就比一般的村民过得要好,吃顿肉什么的倒也没几个人会因为妒忌就去举报。
炒鸡蛋没多大香味,更不会引来村民们的注意了。
家里没有什么菜,只好用小葱一起炒了。
一盆炒鸡蛋,赵奶奶分了一半出来。
赵想立即就懂了,他用锅盖把炒鸡蛋盖好,晚上送到牛棚去。
“奶奶,我去晒茅草了。”
赵想说完就出去把背篓里的茅草倒在坝子上,用爪篱一点点摊开,让它们能更好地晒干晾干。
蜀省的冬天没什么太阳,这些茅草基本上都是吹干晾干的,幸好割它们的时候都是半干了,晒起来也快。
十天半个月就差不多了,赵想只要按部就班地割茅草,几天时间就割好了牛棚需要的茅草。
当然他不会傻到直接送过去,而是晚上悄悄一点点搬过去,而牛棚里的张叔叔他们也每天一点点地给牛棚加茅草,这样不容易让大家出来。同时也给众人造成一个视觉错觉,让他们以为牛棚本来就是这样。
一点点地增加,不易被人察觉。
等到他们察觉时,便以为牛棚一直是这样,而且茅草这东西他们山里最不缺了,牛棚里的人弄点茅草加盖牛棚,也没人会计较。
主要是牛棚这里村民们一般不过来,最多他们村长和村支书偶尔过来给大家念语录,别的时间也不会过来。
能当上村长和村支书的,都不是什么傻子,不会刻意欺负大家。
就算发现了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也不会笨笨地说出来给自己的村子造成麻烦。
于是相比往年的冬天,今年的牛棚暖和了不少。
厚厚的茅草虽比不上砖瓦房,可是它不再漏风了。
“那孩子不错。”
坐在厚厚的茅草上,老人喝着炒鸡蛋汤,吃着烤红苕,脸上带着浓浓笑意,就连花白的头发看着都精神了不少。
“是,就是身体有些差。”
张医生张百草想到给那孩子把脉的结果,心中对老赵家的人有些愤恨。要不是他们不做人,那孩子的身体也不亏成这样。
“也不知道那药抓回来吃没有?再不调养,以后可就难了。”
“放心,我看赵烈士的父母都是有成算的人,既然过继了这个孙子,会对他好的。”
老人倒是比张百草更放心。
“也对,赵烈士的父母都是好人。”
张百草吃着那孩子送来的红苕,也觉得自己操太多心了。能悄悄给他们送食物的老人,又怎么可能不关心赵想的身体呢!
“回头赵想过来,你可以问一问。”
见张百草还是有些忧心,老人提点到。
“对,我怎么忘记了可以问本人呢!”
被老人一提点,张百草拍着大腿说道。
“哈哈哈。”
大家低声笑了起来,要不是怕村民们发现,大家怎么会这般克制自己,连笑都不敢敞开怀大笑呢?
这个世道还不知道要多久,希望可以早点结束吧!
“不过我发现,那孩子的运气是真的好。今天已经是他第三回头炒鸡蛋过来了吧?最近我们的气色不错,出门都要在脸上抹上灰,不然村子里的人肯定能看出来。”
另一位年纪也不轻的老人说道,他曾经是大学的讲师,来到这里后牛棚的众人都叫他钱老。
“钱老,我们最近吃得不错,相比以前气色肯定好上不少,我觉得自己都胖了一点。”
和张百草年纪差不多的中年人说道,他也是老师,不过是高中老师,被自己的学生举报,然后下放。
家里人因为他被打成了臭老九,一个个都与他绝了关系,因此他性子有些偏激。要不是赵想和家里人一直偷偷照顾牛棚的大家,他也不会在提到赵想时和颜悦色。
“我们平时干活要注意一意,不能和赵烈士家亲近,更不能让人看出我们和赵烈士家有关系。”坐在最上方的老人提醒大家。
“是。”
众人应道。
这位老人具体叫什么,牛棚里的大家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看张百草就知道了,老人来时还带着张百草,这是他的专属医生。
平时大家发热感冒,都是由张百草治疗的。只是他手中也没什么药草,还得自己去山上采,那点药草顶多治个小病,要是有什么突发急病,张百草也无能为力。
他一没有银针在手,二没有药草,能做的实在是有限啊!
张百草怕老人生病,每天晚上都要给老人按摩穴道,在他的照顾下,老人即使吃得不好,穿得不暖,住的地方也差劲,起码老人没有生病。
大家都知道张百草的医术极好,对他的话从来没有怀疑。
因此听到张百草说赵想的底子亏损得厉害,大家都为少年而感到忧心。
第二天赵想送药草过来时,就被大家拉住了。
“阿想,张叔叔给你开的药,你有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