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您商业上的考量,还是说想指点一下学弟学妹?” 这个问题也让其他几家媒体虽然侧目,但也都很是疑惑。 他们都是经济报道的媒体,按说卿云此刻就算是想要找央媒,也不是找不到,为什么偏偏挑中一个教育口的。 你特么的都商业巨子了,上教育报道的新闻做什么? 秀给那些还在苦逼刷题的学生看? 阎象认为,卿云的心理估计便是如此,少年得志便张狂! 说罢,他笑了笑,“当然,您也可以不回答的。” 张狂? 少年人,社会不是那么好混的。 阎老师来给你上一课,让你知道什么是舆论。 这种想要借助央媒装逼的事情,他不会惯的。 反正不是一个系统,卿云就算企业做得再大,又能拿他怎样? 卿云将黑色衬衣的袖子挽了起来,淡淡的笑着。 一边的摄影记者眼睛一亮,手里相机的快门立刻啪啪啪了起来。 俊朗的面孔下挺拔的坐姿显得少年体态很好,黑色衬衣解开的第一颗扣子敞露出来的脖颈以及手臂上古铜色肌肤让男性的阳刚和性感尽显无疑,背靠落地窗,逆光中,刀削斧凿般的五官更为立体,卿云本身便极为突出的‘野猪’范在这环境中,反而展现出了一股霸道总裁的气质。 隔壁办公室里的秦缦缦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愧是她精心设计的造型! 不愧是她精挑细选的男人! 一众采访记者也很是无语。 特别是那些经济报道的采访记者。 从来没见过这么年轻的企业家! 长得那么帅,这么爱凹造型,你特么的怎么不去做明星! 卿云的笑容缦缦的敛去,双手手指交叉的放在颌下,定定的望着对面的阎象。 显然,这个造型,又谋杀了不少的内存。 “阎老师,我也有个问题想问问您,我就想问问那年发生在草原上的两国儿童夏令营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句话一出,在场的记者全部都愣住了。 这事,他们熟。 也没法不熟。 太广为人知了。 哪怕是过了快10年,还在被人提起。 卿云更熟,哪怕是201x年,这事都被人反复提起。 90年代的开头,华国和樱花国在草原上组织了一次儿童联合探险夏令营。 15个燕京的孩子和另外15个来自草原的孩子组成了华国阵营,随后,他们和77名樱花国的孩子来到草原上参加夏令营活动。 对夏令营的总结,一个缩写稿的标题便可以概括,《我们的孩子是樱花国的对手吗?》。 文章告知人们:华国儿童在探险夏令营中表现得怕苦、脆弱,与樱花国的儿童形成了鲜明反差,以致‘樱花人已经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 后来,各大媒体转载时改为了一个中性的标题《夏令营中的较量》。 《夏令营中的较量》的发表如石破天惊,引起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强烈震动,全国范围内的‘大反思’、‘大讨论’拉开了序幕,全社会开始了轰动一时的反思热潮。 而80后因此饱受本不该背负的社会压力,甚至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每过几年,就会被人拖出来鞭打一番。 然而,事实上,这是一篇杜撰的文章。 夏令营是真的,但里面的内容和报道完全相反。 华国80后儿童在其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能力,反而让樱花国的人回去后,问出了‘我们的这代孩子还是华国孩子的对手吗?’的问题。 其实,这篇文章一经报道出来,就被《华国青年报》打了假。 但是绝大部分媒体全部选择了缄默,对辟谣的事实全然不顾压根不提。 真相反而被谣言给驱逐了。 阎象原本戏谑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这问题怎么答? 打假文章出来后,虚假报道的原作者还在《华国教育报道》上进行了澄清,只承认了自己报道中负重公斤数与行进里程的数字和事实有些出入,但不承认自己是杜撰,而后反复强调是用文学的手法在揭示教育的危机。 而作为《华国教育报道》的首席记者,阎象此刻根本没法洗地,只能尴尬坐在那里。 没事,只要不报道,屁事没有。 就是事后得和现场媒体打好招呼,别翻旧账。 卿云手掌摊开指向了会议室的一边,“对了,阎老师,忘记说了,这次的联合采访,网难新闻在互联网上做实时文字转播。” 阎良的脸色顿时就变了,眉头皱着望着对面的少年。 这下好玩了。 互联网媒体,在这个时代确实不是主流,但久在传媒工作的阎良很清楚,未来是互联网媒体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