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每况愈下,因为她总顾着娘家,太后觉得她有外心,又疼爱谢琢,想为他纳妃开枝散叶,偏生谢琢感念她这些年的辛苦,没有听从,太后岂会不恼?所以才请了几位姑娘入宫,催促谢琢相看,太后或许已起了要废她皇后之位的心思。 可若不是太后…… 难道是谢琢? 孟清泠呆住了。 ******* 到达西配殿后,夏菡开始整理行李。 她们不能带丫鬟,也不敢随意差遣雪香殿的宫女,就只能亲自动手。网?址?发?B?u?Y?e??????ù???ε?n?2??????????????? 来的时候,父亲希望她能找机会接近二皇子,说二皇子迟早会成为储君,她若能嫁给他,那就是将来的太子妃,可她不喜欢二皇子。 两年前富昌伯廖起宗娶妻,天子允许皇子们与嘉福公主前去恭贺,她因此看到了谢琢跟谢绎。 第一眼她就被谢琢吸引了。 她不敢相信,这样俊秀脱俗,雍容雅步的大皇子,真的会是平庸之辈。 也许是谁放出来的谣言,要污蔑大皇子。 但后来天子迟迟不立这嫡长子为太子,她也开始动摇。 夏菡将带来的裙衫一件件放入黄花梨衣柜,如果是要嫁二皇子,她就得去跟袁长瑜争,说实话,别的姑娘她都不怕,就怕袁长瑜。 在京城,袁长瑜是与裴亦秋齐名的,二人都出身名门,才貌双全,年少时被众人视为金童玉女,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然而袁长瑜并没有嫁给裴亦秋,与他也没有任何来往,是以其他姑娘才敢生出争一争的心思,如今袁长瑜已十七,仍未定亲,还入宫当伴读,夏菡当然怀疑她想当二皇子妃。 未来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没有几个姑娘能拒绝这种诱惑。 夏菡在圈椅上坐下,思忖着怎么去接近二皇子。 嘉福公主是已故皇后所出,与二皇子定不和睦,他应当不会来雪香殿。 她们听课是在宣若堂,宣若堂离资善堂不算远,也许只有在那里才有机会。 门外传来宫女的声音:“诸位都收拾好的话,请去正殿,公主殿下请诸位一同享用午膳。” 夏菡鼻子里哼了一下。 大皇子温文尔雅,如春风宜人,亲妹妹嘉福公主脾性竟那么差,她只是问一问孟清泠的病有没有痊愈,公主竟当面斥责,令她颜面扫地。 倘若她做了二皇子妃,公主就要叫她皇嫂了! 将来再做太子妃,嘉福公主就得看她脸色行事。 夏菡想象了一阵,露出笑来,起身出去。 为招待五位陪读姑娘,谢丽洙命御厨做了丰盛的午膳,将紫檀雕花葵瓣桌摆满。 她向东而坐,朝孟清泠招手:“你坐这儿。”指了一个最近的位置。 孟清泠在这一刻几乎可以确定应是谢琢重生了。 因为太后,谢丽洙已经排除,而会设法选她为陪读姑娘的只有谢琢或者是天子,但天子根本不需要借助谢丽洙,那么剩下的就是谢琢。 可谢琢为何要这么做? 当初也是谢丽洙透露,说谢琢并不t喜欢她这样的姑娘,劝她别嫁给谢琢,还想尽一切办法破坏这桩婚事,然而太后深信八字,命理,请天子指婚,最终谢丽洙失败。 后来这小姑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太愿意搭理她…… 当然,最后她们的关系还不错,应该是她的付出得到了谢丽洙的肯定。 现在,谢琢重生了。 他实在没有理由再见她,除非…… 他总不至于那么笨,重来一次还没法凭自己的本事成为太子吧?! 第016章 此前被公主斥过,这回夏菡老实了,规规矩矩坐在最下首,一句话都不说,倒是俞琬好奇道:“殿下对孟姑娘很不一般呢,莫非相识许久?” 她坦坦荡荡的问,谢丽洙不反感:“第一回见,但一见如故。” 俞琬夸赞道:“孟姑娘仪静体闲,是很招人喜欢。” 谢丽洙是爱恨分明的性子,顿时就对俞琬和善起来:“你平时都学些什么?书念得多吗?明日我要学琴,弹《秋鸿》,你会不会?” “回殿下,小女子学的应与在座姑娘没什么差别,无非是琴棋书画,《秋鸿》小女子会弹,也还算精通,小女子学得最不好的是画画,如今入宫作陪,想到能沾殿下的光,得名师指点,实在是欢喜至极。” 谢丽洙马上就被她带到画画一事上去了:“好说,我后日就安排学画。” “谢殿下。” 提起作画,没有谁会想不到裴亦秋,夏菡朝袁长瑜瞄了一眼,憋不住道:“公主殿下可是要请裴公子来教画?” 裴亦秋? 谢丽洙歪头想了想:“他是挺厉害的,但他年纪还轻,当不了讲官吧?” “殿下,讲官哪分年纪,袁姑娘的祖父十八岁就参加经筵了。”俞琬适时夸起袁尚书。 袁长瑜面色不变:“情况不同不可同日而语,我祖父当年是在圣上与众官员面前讲授,我们是女子,请裴公子教画恐怕不太妥当。” 俞琬笑道:“还是阿瑜周到。” 孟清泠保持沉默,但她注意到在旁边伺候的十数位宫女中有两位不是雪香殿的人,如果没有看错的话,应当来自于寿康宫,也就是说,她们是太后派来的。 太后大概是想暗地观察那几位姑娘,从中选出大皇子妃,不过袁长瑜前世是…… 耳边忽然传来谢丽洙的声音:“孟姑娘,你会不会弹《秋鸿》?” 孟清泠道:“不太熟练。” “……” 这姑娘真的不像是个刻苦的人! 谢丽洙严重怀疑兄长弄错了。 因今日不听课,等用完午膳,谢丽洙就请姑娘们在殿内四处走走,欣赏下她的雪香殿。 宫里其他四位皇子都住在晨晖门南边的长定殿,但谢丽洙在十岁的时候就有自己独立的宫殿了,可见崇宁帝对这长女的喜爱。 眼前一片富丽妖娆,花团锦簇,身处琼楼玉宇,感觉自己是在仙境。 夏菡心想,也不怪谁都想做皇子妃了,哪怕是当不了太子妃,这份富贵,别的家族到哪儿享去? 姑娘们都在赏花观鱼,两位宫女便去回禀太后。 听到裴亦秋的名字时,太后神色一动:“我记得这两家好似被传过要结亲的。” 朱嬷嬷回答:“是,袁姑娘与裴公子若能缔结良缘,谁不说是珠联璧合?” 太后就笑了:“可不是嘛,”又问宫女,“那孟三姑娘如何?” 宫女描述了一遍。 太后点点头:“不作妖就行。” 五位姑娘入宫后,京城各大家族都知道了陪读的人选。 其中袁家,俞家都是望族,无人奇怪,郑家世代簪缨,郑姑娘性子稳重,谦逊有礼,也无可厚非,至于夏菡,家世略差,但她父亲是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