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带你进去?” 他所谓的“带”,肯定是翻墙。 成亲之日,来来回回忙碌的下人众多,只怕要被发现的,孟清泠不想被逮住,那真的有点丢脸,她要进孟家大门,也要光明正大的进。 所以孟清泠就站在大门外,让小厮进去传话,说她来给大堂姐添妆。 老爷子恨透这孙女了,不肯让她进,叫老太太出面赶她走,老太太现在不管事,理都不理,找了串佛珠,一天到晚捻佛珠,老三孟彦端发现自己还不如大侄女在女儿心中的地位,差点气晕过去,老爷子就使唤自己的长子。 长女成亲,孟彦远得以休假,前日刚回孟家,妻子告诉了他一连串的事,包括侄女去宫里当陪读,包括祁烨拿信威胁,还有侄女帮长女与会宁侯府结亲,泼大皇子茶水以及侄女侄子搬走的事。 过于离奇,孟彦远许久才理清。 现在父亲要他赶走侄女…… 孟彦远觉得这个决定很不理智,故而犹豫不决。w?a?n?g?址?F?a?B?u?y?e?ì??????????n?????????5???????M 杨氏此时走入屋内:“相公,阿月跟我闹,说若是不让清泠进来,她就不嫁了,这节骨眼上,你就顺着她吧,决不能让这亲事黄了!” 那当然不能。 孟彦远下定了决心,亲自与杨氏去迎孟清泠,并且吩咐管事连同一干家丁随从保密,不许传到老爷子耳中。 管事目瞪口呆。 孟彦远沉声道:“还要本官再说一遍不成?” 管事看看孟清泠,看看孟彦远夫妇,到底是低头应了声。 说难听点,老爷子日薄西山,也不知还有多少时日,将来没了之后,大爷孟彦远便是当家人,瞧老太太也是心灰意冷,那以后自是大夫人管家,但凡动一点脑子,都知该如何做。 管事叮嘱:“那您跟夫人领着三姑娘从侧门走。” 要是被太多人看到,指不定会传到老爷子耳中。 孟彦远答应。 孟清月已经穿上了嫁衣,好似盛开的牡丹般明艳逼人。 见到堂妹,她迫不及待迎上来:“泠泠,你果然来了,我就说你不会食言。” 孟清泠笑一笑,看一眼孟彦远跟杨氏:“还得多谢大伯与大伯母。” 两个女儿都说这桩亲事是这侄女促成的,杨氏也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不用客气,阿月早前多有麻烦,是你不嫌弃,不过你别待太久。” “嗯。”孟清泠将礼物送上。 是个六寸长宽的描金黑漆方匣,孟清月打开一看,只觉眼前宝光闪耀,竟是有两对簪子,一对是累丝嵌宝衔珠金凤簪t,一对是白玉荷莲鸳鸯纹发簪,做工都极精巧。 杨氏想起以前所作所为,顿时十分惭愧:“阿泠,你破费了,阿月,还不谢过阿泠?你以后去了戚家,记得请阿泠做客,好好报答人家。” “当然,我早就跟泠泠说好了!” 孟清泠此时朝孟清月眨眨眼,孟清月往簪子下一看,发现里面好像还有样东西,难怪匣子那么大。 她“噗嗤”一笑。 “笑什么?”杨氏奇怪。 “没什么,您跟爹爹忙去吧。” 杨氏就没多言,拉着孟彦远离开。 孟清雪感觉那二人有鬼,凑上来看。 孟清泠道:“是食谱,我专门让舅父寻来的,你以后也许会有机会用到。” 不管能不能用到,她都十分高兴,孟清月忍不住想抱堂妹。 孟清泠退后一步:“小心你的妆容,今儿是大喜之日,别弄乱了。” “哦……” “我先回去了,过几日再见,”她看一眼孟清雪,打趣道,“等二姐出嫁,我也会来添妆的。” 孟清雪想说“不必”,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她们都是从潞州来的姑娘,以后虽是各自嫁人,可谁也不知将来会发生什么,正如大姐所说,她们始终是姐妹,也许到最后,能依靠的也只有她们姐妹。 孟清雪淡淡道:“我会回礼的。” 孟清泠一笑,转身出去。 她刚刚走,迎亲的戚纶便到了家门口。 听到爆竹声,孟清月的心一阵乱跳,将匣子收起,命甜杏一并带去戚家。 孟清雪看出她的慌张,提醒道:“你这身份嫁去戚家,不知多少人等着看笑话,你给我清醒点,别第一天就出丑,到时在戚家抬不起头。” 孟清月心头一凛,忙道:“我晓得,我只是……” “只是什么?该学的都学了,照着做就是。” 孟清月想到那几个嬷嬷教的东西,脸一阵红,但因为妹妹的话也振作了起来。 拜别长辈后,她由两个弟弟陪着去坐花轿。 孟观道:“二哥的屁股大概是还没有好,不然应该会跟三姐一起来的。” 孟清月:“……” 孟瞻道:“大姐成亲呢,你提什么屁股,大姐,你嫁去戚家后不要怕,若是姐夫欺负你,我会替你出气。” “哥哥怎么出气?你打得过姐夫吗?”听说姐夫是个练家子。 “打不过,可以想别的法子啊,又不是要动手。” 孟观嘿嘿一笑:“在他饭里下泻药。” “……”孟清月既感动又好笑,“行了行了,别胡说八道,他不会欺负我的。” “那最好了,姐姐嫁过去之后记得请我吃饭,侯府的饭肯定好吃。”孟观舔舔嘴唇。 她出嫁,没有一个人哭的,她自己倒是想哭,但被母亲一阵叮嘱加训斥,眼泪又缩了回去。 孟清月忽然有些迷茫,不是说出嫁都会哭得很厉害吗? “姑娘,快上花轿吧。”全福夫人在旁催促。 带着红盖头,什么都看不见,也不知戚纶在何处,孟清月略微转了下头,随即便钻入轿子。 戚纶看在眼里,唇角一翘。 自从孟清月来过戚家之后,他们再没有见过面,但他在梦里见过她好几回…… 许是有过上回的接触,差点亲到她,梦里的画面格外香艳。 他喉结滚动了下,调转马头,领着迎亲队回侯府。 身后,喜钱洒落好似下了一场漂泊大雨。 围观的百姓一边恭贺一边哄抢,比爆竹声还喧闹。 戚夫人站在堂内,面上平静,心里其实有些忐忑。 定亲后,相熟的夫人们都很疑惑,不知她为何看上这孟大姑娘,她说次子喜欢,“老来从子”,夫人们也只能说她太疼爱孩子,她实则“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如今只希望这儿媳不要太丢戚家的脸。 戚纶成亲,戚大少夫人唐嘉玉带着三岁的儿子从化州回来恭贺,低声与戚夫人道:“母亲,二弟眼光一向不差,您莫担心,我听说孟家的三姑娘都去过宫里,想必家教是可以的。” 那孟三姑娘是不一般,后来还跟裴亦秋传出流言呢,但这大姑娘…… 也不怪长媳有此论断,实